【Cooking Studio文字記錄回顧】2019.01.04《金牌團隊不藏私的世界麵包全工法》 誠品台北信義店
本場活動摘要:
★2019年3/15~3/18南港世貿烘焙展有免費烘焙課程
1.在開平有一句話很重要
2.出這本書最主要的原因
3.巧巴達一次發酵後為什麼要翻面/整型時用哪個手的部位去按壓
4.完成的麵糰延展成薄膜是要具備透光性的,會影響到什麼因素
5.滾圓動作的重點與沒滾圓麵糰差異
6.克蘭茲麵包的整形重點
7.發酵後的湯種麵糰如何滾圓
8.把刀面用火燒過的原因
🥐🥖01/04(五) 《金牌團隊不藏私的世界麵包全工法》
►示範/ 開平青年發展基金會( 彭浩、詹秉霖、 劉家瑞、陳璽昶)(本書作者)
►活動時間│01/04(五) 3:30pm-5:00pm︱信義店3F Cooking Studio
►活動地點│ 誠品信義旗艦店 3F Cooking Studio
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1號3F
►示範菜單│義大利巧巴達‧奧地利克蘭茲麵包‧日本湯種吐司
►直播位置│
誠品書店 the eslite bookstore
絲人空間(李絲絲)
由在烘焙業界、學界20多年經歷的彭浩師傅領軍,率台灣人勇奪50面國際賽事金牌的超級團隊─「開平餐飲學校」,這一次,將以千錘百鍊的紮實技術,帶您運用各國正統工法,在家做出50款「國際認證」的世界經典麵包!
全書發揮「會做、更會教!」的萬人授課經驗,從攪拌、發酵、整型到烘烤鉅細靡遺,由淺入深講解最專業的職人技術,而且不只告訴你怎麼做,還教你怎麼吃!
活動現場將由金牌團隊講師親自示範外脆內軟的義大利巧巴達、榛果香濃郁的奧地利克蘭茲,還有鬆軟綿密的日本湯種吐司,一起在製作和調理中感受,並品嚐世界級的美好滋味!
出版社: 台灣廣廈姊姊妹妹粉絲團
台灣廣廈有聲圖書有限公司
李絲絲
Mina Chen
Kuan-Chien Chen
■作者簡介
開平青年發展基金會
開平餐飲學校為台灣唯一獲得WorldChefs世界廚師聯合會頒發「優質廚藝學程認證」的餐飲學校。多年來以創新課程與實戰經驗,培養優秀人才,積極推廣餐飲文化。並由專業師傅帶領學生於國際賽事屢創佳績。
自2017年出版首部著作《做甜點不失敗的10堂關鍵必修課》,榮獲「第40屆文化部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」後,開平團隊耗時一年籌備,這次,將改以「麵包」的角度探討烘焙!
除了集結多年來磨練的麵包製作技術和教學經驗,更希望能以初學者的語言,講解專業職人的技巧,讓更多人感受烘焙的魅力與可能。
【師資團隊】
示範師傅:彭浩、詹秉霖、劉家瑞、陳璽昶
協助校友:蔡宗宏、滕民猷
◎國際肯定的技術+業界無人能敵的教學經驗,專業團隊全方面傳授!
本書由開平餐飲學校的烘焙教學主廚彭浩帶領團隊規劃而成。從揉製麵團、培養天然酵母到整型發酵,師傅們集結多年教學經驗,與國際競賽的實際操作心得,以簡單易懂的方法,傳授所有製作麵包的配方、流程步驟到關鍵技術。此外書中將各個麵包依難易度分類,不論是剛學做麵包的新手、以烘焙為志業的學生、或是喜歡在家動手玩烘焙的人,都可以輕鬆挑戰。
★相簿縮網址
本場活動影片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40884079428927/videos/612055682584813/
大家午安大家好,我是誠品書店企劃李絲絲,負責策劃誠品書店3家Cooking Studio,分別是信義旗艦店、板橋新板店、臺中大遠百店廚房料理、新書的發表會,以這樣的方式跟讀者交朋友,四周環繞著健康、飲食料理書籍,這裡也是全臺灣最大的誠品書店。我們安排了非常多的世界名廚、國內名廚、料理家、烘焙家、茶道、飲品等專家,全都在現場示範過。今天是2019年1月4日,先跟大家祝賀新年快樂。
為您鄭重介紹這本新書,是由開平餐飲學校,開平青年發展基金會跟台灣廣廈出版集團共同合作的作品《金牌團隊不藏私的世界麵包全工法》。這本書是第2本書,距離第1本書在這邊舉辦同樂會快2年的時間。
你知道嗎?
「開平餐飲學校」是全世界唯一獲得「Worldchefs世界廚師聯合會」頒發「優質廚藝學程認證」的餐飲高中。自從開平有了餐飲科系之後,大家對開平的印象就是餐飲非常非常的厲害,基金會服務項目以「訓練」、「推廣」、「輔導」、「培育」餐飲文化藝術相關人才。讓我們歡迎開平餐飲學校馬嘉延校長為我們說些嘉勉鼓勵的話。
馬校長:
大家午安!
有媒體把我們譽為培育金牌選手的搖籃,甚至還有餐飲界的少林寺之稱。學生們都在蹲馬步、練武功,因為我們有金牌師傅團隊,尤其這一本書是經過上千位同學的千錘百鍊產出的作品,融合了歐、美、日、韓世界地圖,幻化在麵包裡,把書買回家可以深入淺出,一步步完成,透過麵包遨遊世界。
在這裡要感謝夏豪均副校長的帶領,以及所有專業烘焙團隊,日以繼夜下不藏私的武功秘笈體現在這本書裡。感謝現場家長、同學、讀者給我們最忠實的支持,透過一連串的出書,鼓勵閱讀,將這麼好的東西影響大眾,在午後飄散著濃郁的麵包香,謝謝誠品書店提供這麼好的場地,謝謝大家!
絲絲:
大家都知道開平餐飲學校是由夏創辦人付出非常多的心血,而副校長傳承父親努力用心專業的辦學,幫開平在很多的力量上加分很多,歡迎夏豪均副校長說說話。
夏副校長:
大家好!
今天非常開心,2年前出了第1本的甜點作品,開平一直致力於培養職場達人,我們希望培養職人精神,做每一件事情都要非常的專精、非常的專注,有今天的成績除了老師的認真努力,校長的帶領、家長會的支持之外,很大的一部分是學生們怎麼樣很有動力的去鑽研。
在開平有一句話很重要「可以被複製的東西,它就是有價值」,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最真實的東西呈現出來,分享給大家,大家都會了之後,就有壓力,因為我們要創新,所以這就是我們不斷創新的動力。金牌團隊師傅不要看他們年輕,在業界已經是專業的主廚。
今天也感謝廣廈的團隊,他們在非常短的時間跟我們一起討論怎麼出這本書,怎麼讓它豐富有趣、簡而易懂,看著書也能做出金牌的產品。
絲絲:
在這邊也要謝謝孫繼光會長、周芳君主任、等貴賓與親愛的同學們。讀者們今天能在現場近距離領略金牌團隊操作麵包的過程。首先是劉家瑞老師,開平餐飲學校主廚之家烘焙組教學副主廚,有豐富的業界經歷。
劉老師:
大家午安,很高興今天可以看到大家來我們的發表會,待會兒會做一些簡單的示範(攪拌、整型到烤焙),請大家要專心的看喔。
絲絲:
第2位是詹秉霖老師,開平餐飲學校主廚之家烘焙組教學副主廚,業界經歷也是非常多,最重要的是,他榮獲2017年HOFEX香港國際美食大獎‧專業組‧藝術麵包『金牌』!
詹老師:
感謝各位抽空蒞臨現場,今年來到信義誠品感覺像回到家一樣,因為之前曾任職於飯店工作,都會經過這邊。
Q:從飯店回到學校的感覺如何?
A:其實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機會,要培育像主持人說的「未來的臺灣之光」,除了是挑戰,也是對烘焙界的一個貢獻。
絲絲:
第3位是陳璽昶老師,開平餐飲學校主廚之家烘焙組教學副主廚,業界經歷非常豐富,是開平非常重要的師資,歡迎陳老師。
陳老師:
大家午安,謝謝大家抽空參加我們的新書發表會,謝謝。
絲絲:
在22個月以前,彭浩主廚在這邊展示他做蛋糕的功力。
10年前臺灣開始參與烘焙國際賽事,其他國家看到臺灣在烘焙領域上是很不賴的,這期間的臺灣之光,彭浩老師就是其中一位,當國旗飄揚在德國IBA烘焙展比賽會場上,非常感動,打敗了幾十位國家代表,不僅取得臺灣進軍世界的門票,最後以「馬戲團」作品得到了世界西點比賽冠軍。
彭浩老師:
各位好朋友們大家好,今天很開心烘焙組的師傅們來做發表會,史無前例喔,希望大家可以好好欣賞師傅們精湛的麵包製作。我的專長是西點,可是興趣是麵包XD麵包有非常多的技巧,到底怎麼做呢?買書回去看。
絲絲:
除了優秀的內場師傅們,還有外場人員,今天由勵害又美麗的珍珍老師負責帶領2位同學-雅瑜、宇彤(音譯)。
Q:為什麼這本書想要把世界各國的麵包集結起來?為什麼要出這本書?這本書的特色?請彭浩老師為大家說明。
A:出這本書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藏私,每位師傅專精的項目不同,陳師傅專長是歐法式麵包、劉師傅是日式麵包、詹師傅是什麼都會師傅,包括開平過去參賽以來得到金牌的麵包配方都放到這本書裡面。
第2章:[歐式麵包]來自發源地的千年不敗工法
第3章:[美式麵包]文化大熔爐下的集大成美味
第4章:[日式麵包]追求極致的完美主義配方
第5章:[台式麵包]烙在記憶裡的在地好味道
絲絲:
麵包對歐洲人來說,是他們的主食,經典麵包一定要遵循傳統的作法,基礎沒有打好的話,怎麼能完成呢,由彭老師領軍的開平團隊,在傳統上、創新上都非常的厲害。請彭老師來介紹。
彭老師:
這個章節其中有「法國麵包」,每天必吃的早餐-可頌還有長棍,或許覺得難,可是看完書就做得出來。
詹老師:
德國麵包的特色,大家有點誤解它,其實對人體的健康非常的營養,吃起來如何迎合大眾口味,酸度與柔軟度,待會兒大家若有答對問題就可以品嘗到鄉村麵包。
奧地利麵包,食用麵包的文化非常悠久,去到這些歐系國家會當三明治為主體的麵糰,尤其當地的麵包捲可能跟日式的鹽可頌有點像,但吃起來的口感更酥脆。
美式麵包,比較高熱量,在這裡跟各位分享「舊金山酸麵包」,它是一個具有美國歷史性的麵包,平常會搭配巧達濃湯、海鮮濃湯食用。
劉老師:
丹麥麵包的特色,應該說麵糰跟油堆疊而成,困難度是這2者之間的溫度,沒有抓好的話就沒有層次。
瑞士麵包非常的簡單,跟陳師傅說的義大利麵包很像,油、糖稍微重一點點,因為加了大量的蛋黃,顏色會偏黃,吃到的是麥香、蛋香。
英國麵包,大家都有吃過麥當勞滿福堡吧,就是英式的馬芬,揉好麵糰,帶個模具烤焙就有造型,切開後可以夾任何想吃的食材,甜鹹都適合。胡桃麵包是英國女王最愛吃的,健康指數非常高,比核桃更好。
日式麵包,湯種顧名思義叫熱燙,把熱水加到粉裡面,所以湯種特別Q彈、濕潤。
陳老師:
義大利麵包製作的材料是,水、擀欖油跟粉去調配,「巧巴達」意思是拖鞋扁扁的形狀;佛卡夏也是,是以香料來調味,有一個說法是烤爐,因為在火爐中間去烤,烤好之後切成方形。
台式麵包有很多,特別是軟歐加了奶油,適合台灣人的口感/口味;甜麵包的部分,加了15~20%的糖,吃起來比較有奶油香味。
絲絲:
以上是開平團隊一一為我們剖析各國麵包的特色。
示範料理
「義大利巧巴達」
彭浩師傅:
開始之前要先洗手XD
秤材料、攪拌、手揉麵糰。
(3位師傅同步進行手揉麵糰,影片45:24處)
陳師傅示範的這一款麵包是沒有雞蛋、沒有糖,屬於比較歐式、養生。
陳老師:
(影片51:54處)
我現在要把橄欖加在麵糰裡面,分割之後再堆疊會比較均衡。
因為橄欖有一點水分,加一點粉進去,讓它不會這麼黏,再進行鬆馳。
一次基本發酵,大約40~45分鐘,做翻面動作。
為什麼要翻面,可以增加它的延展性,把二氧化碳排掉,因為我們要給它新鮮空氣,讓麵糰不會過酸。
彭浩師傅:
新鮮空氣做換氣,讓麵糰組織可以更Q彈,所以巧巴達我們要做2次的翻面、排氣、換氣。
Q:翻過2次麵糰要歷經多久時間發酵?
A:一次翻面40、二次翻面40、再發酵40,大概2個小時左右再做分割。
陳老師:
分割麵糰之前,記得先灑點粉才不會黏。
整型的時候是用「手指」去按壓,把大空氣也就是二氧化碳排掉,保留小空氣在裡面,讓它可以重新組織。
彭浩師傅:
這邊就是先攤開成一個整齊的正方形或長方形,看麵糰大小。
陳老師:
厚度大約2公分,將麵糰去邊,成為整齊的正方形。
再切長20公分、寬6公分大小,之後再繼續發酵40分鐘,就可以進烤箱了,烤焙時間大概12分鐘。家用烤箱恆溫一定要180度以上。
彭浩師傅:
去邊留下的麵糰,可以當老麵;可以搓長條變成麵包棒。
烤之前、烤之後都可以在表面刷上擀欖油。
陳老師:
烤完之後的色澤有點咖啡咖啡,如果你要做成帕里尼,可以烤白一點,夾完三明治後再回烤。中間切開不切斷,餡料有蕃茄、起士、火腿,非常歐式的組合。
彭浩師傅:
這款麵包可以放滿久的,所以可以在做完後丟冷凍,要吃的時候再用烤箱回烤,自己再搭想吃的餡料。
「奧地利克蘭茲麵包」
詹老師:
他們吃麵包希望是一個團圓的概念,在製作上會希望每一口都吃得到餡料。
完成的麵糰延展成薄膜是要具備透光性的,透光性會影響口感。
彭浩師傅:
滾圓之後去發酵,克蘭茲麵包是雞蛋比較多,所以顏色比較黃一點。
詹老師:
發酵完畢的克蘭茲麵糰,基本發酵時間是1個小時,分割成等重100克。
這款麵包在市售麵包店、飯店比較少看到的,這是奧地利的家鄉料理,會是圓圈的形狀,而長條形狀的話通常會出現在節慶活動,例如感恩節、聖誕節,奧地利當地曾挑戰世界最長10公尺的麵包。
分割完做滾圓動作(影片1:05:22處),這裡的重點在於「手法跟技巧」,大姆指到小姆指,過程必須完全的貼住桌面,順時針或逆時針做滾圓動作。
有滾圓跟沒滾圓的麵糰差異是,有滾圓的麵糰變得非常緊實、光滑,這也是我們吃麵包時的口感跟彈性的來源。
中間發酵30分鐘,然後我們可以把它冰冷凍/冷藏10分鐘,會比較好操作以及接下來的整型。
首先把麵糰擀開,厚薄一致,接著翻轉成長方形的形狀,準備擠上臻果餡,臻果餡配方在書上有詳盡的介紹,特別要提的是內餡有加大量的萊姆酒,可以提升內餡的風味與香氣。內餡的重量約莫30公克,抹平於麵糰的3分之2處,預留3分之1麵糰,這就是第1個步驟。
接下來把下方預留的麵糰折疊,另一邊的也折疊過來,成為3層的折疊麵糰,
它本身是一個高油量、高糖量的麵糰,吃起來表皮會比較酥脆,麵糰是比較柔軟的,
折疊好之後進行整形的步驟。
從中間切開來,可以很明顯看到這個層次,切面朝上之後,做一個像麻花捲的方式,左右折疊,這邊有個重點「內餡要朝上」才可以看得清楚,關鍵在於每折一疊的時候,可以「用手輕壓一下麵糰」,稍微固定,才不會跑掉。最後成形發酵的麵糰,會放到U形模裡面。烤焙的時間約14~16分鐘,上火180度、下火210度,因為剛好下面經過一個模具。如果是家用烤箱,沒有上下火的話,建議用180度,從頭烤到尾。這邊還有一個重點,烤好之後會再刷上果膠或翻糖,因為麵糰是沒有甜度的。
大家可以看到這個跟金莎巧克力很像,但是它是無糖臻果醬,所以麵包吃起來是營養的,多吃不會胖。奧地利人在吃這個麵包的時候,一定是分食來享用,不會一個人吃一整條或一整個麵包,共享的概念。
「日本湯種吐司」
彭浩師傅:
湯種麵包沒有加雞蛋,顏色比較潔白一點。這個麵包很簡單,凡事都要講究平均。
劉老師:
剛剛手揉麵包已經發酵好,成1.5倍大小,進行切割,每一個麵糰270克。
(影片1:14:44處)接著把氣體排掉,麵糰從內向外輕輕的摺進來,往內推一下,轉個方向,再做一次麵糰從內向外輕輕的摺進來,往內推一下,利用靠近小姆指這邊的手心手背中間,當一個支架把麵糰滾圓,讓發酵可以平均,中間發酵大約15分鐘時間。
有時候吐司出來看到白白的氣泡,代表氣泡沒有排乾淨,把大空氣排掉,留下比較小的,把發酵好的麵糰用擀麵棍來回均勻的推開,做整型。
翻面之後,左邊輕輕的往中間對折,右邊輕輕的往中間對折疊,拍平,下面把它固定住,外邊往自己方向折3折,完成後,放入6兩的模具,用拳頭壓一下,最後發酵大概要50分鐘,進烤箱。
今天用當季的草莓、奇異果、水蜜桃來做三明治,色彩也比較漂亮,準備去邊的吐司,擠上乳酪餡約30克,放上厚薄一致切好的水果,再擠上乳酪餡,才會黏在一起。
接下來,如果沒有做這個動作的話,做好的三明治放冰箱時,裡面的餡料會風乾,水果容易壞掉,四面邊緣利用抹刀把它抹平,準備保鮮模,把邊邊封住,放冰箱30分鐘定形,把刀面用火燒過,再把四邊邊緣切一點點掉,從中間對角切為等腰三角形的三明治。
★把刀面用火燒過,一方面切起來平整,一方面是消毒的概念。
彭浩師傅:
這邊工商廣告訊息,今年的3/15~3/18烘焙展(地點:南港世貿),開平餐飲學校舉辦免費的課程,包括有中點、西點、餅乾、麵包各式各樣的內容,歡迎參加。
絲絲:
大家吃過了老師的示範麵包後,要徵求三位讀者來分享試吃心得。
湯姐:
雖然陳師傅看起來沉默寡言,最後是踏著舞步的節奏秀給大家看。
「義大利巧巴達」看起來樸實無華,可是吃起來真的有麵香味,內餡的豐富精彩,感謝三位師傅讓我們這些忠實讀者,享受一個美好的午後時光,開平真的是名不虛傳,職人們真的很棒,再一次的領略到開平精英份子精彩的饗宴,謝謝彭師傅。
陳老師:
太正確了!這位姐姐真是閱人無數,才看得出來。
現場同學:
「奧地利克蘭茲」做起來非常的喜歡,臻果香用的不會讓感覺膩,吃起來的口感很爽軟,師傅們詳細的解說,從不會教到會,謝謝大家。平常為了我們很努力,上課辛苦了,謝謝師傅、謝謝大家。
詹老師:
感謝同學蒞臨現場,大家吃到克蘭茲都知道這位同學說的是句句屬實,吃起來甜而不膩,也像這位同學一樣在學習上是努力不懈,也希望各位讀者可以看到開平學生的努力跟進步,謝謝。
Joan:
各位老師的自信,我覺得就像麵包一樣,從初發酵、二發酵到最後最高發酵,就很像我們澎湃的心情,看到麵包成長、烤出來,吃到嘴巴裡面的感覺,我覺得是贏過市面上任何麵包店的。
慧貞姐:
感覺今天像是來參加麵包金牌大賽,很熱鬧很好玩。
在英姐:
參加誠品的活動,每一次都很開心,看到滿桌子的麵包,我又是麵包控,能吃到麵包覺得好開心。今天才知道湯種麵包是加熱水下去做的,學習到很多,謝謝。
同學:
今天看到很多跟上課不一樣的東西,也發現了很多值得學習的小撇步。
現場讀者:
今天吃到金牌與得過獎的麵包,跟一般麵包店的麵包實在不能比,實在太好吃了,謝謝。
現場讀者:
今天真的金光閃閃,看到很優秀的老師、學生,讓我們老一輩的人可以享受到,是一種很幸福而且看到臺灣之光在發光的一個前程。
現場讀者:
我是一個很喜歡吃麵包的人,今天看到每位師傅的手法很神奇,一瞬間就完成的樣子,真的太興奮了,好看又好棒!
現場讀者:
今天很高興看到開平餐飲學校的學生跟大廚現場教學,做麵包的小細節,真的受益很多,例如切邊留下的麵糰可以當下一次的老麵或是做成棍棒來吃,都不浪費這點是最棒的,謝謝。
【QA問答】
Q:請問劉師傅今天幾點上班?
A:凌晨3點鐘。
Q:劉師傅做的三明治內餡有哪3種水果?
A:草莓、奇異果、水蜜桃。
彭浩師傅介紹今天團隊帶來的麵包品種。
抽獎送的麵包有:
義大利水果麵包、巧克力可頌(外面一顆賣80元)、牛角可頌(很吃師傅技術)、鄉村麵包、史多倫麵包、法國長棍。
絲絲:
《金牌團隊不藏私的世界麵包全工法》真的是耗費了開平餐飲學校跟台灣廣廈出版很多很多的心血,而且這本書籌備了2年之久,中間思考了很多的方向,同時也是國內第1本由專業餐飲學校撰寫而成的麵包書。把各國的經典麵包講解的非常清楚詳細,最難能可貴的是,雖然貴為金牌主廚卻毫不藏私的把所有步驟公布出來,讓你在家也可以學會。
【發表活動心得感言】
珍珍老師:
謝謝大家,我覺得誠品的讀者真的很棒,大家都給我們很多的回饋,謝謝。
宇彤:
謝謝大家這麼踴躍,記得要買書喔。
雅瑜:
謝謝讀者們可以過來,然後要特別請開平的同學們一定要買書喔。
劉家瑞老師:
今天非常的高興,然後有看到很多熟面孔,得到很多的迴響,我覺得這本書是我們整個團隊花了很多時間、心力在做,每位師傅都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對稿、步驟一個一個的修正,也要特別謝謝台灣廣廈的編輯,如果沒有他們的話這本書就不會出版。看到大家來到這邊,給我們的回應,還有老顧客的參與,我們做了很多麵包跟大家分享,非常的高興,謝謝大家。
陳璽昶老師:
首先謝謝大家抽空參加新書發表會,謝謝工作團隊,還有攝影師、主持人,謝謝。
詹秉霖老師:
感謝學校給我們這個舞台,藉由團隊技術的研發,讓各位手上可以拿到這本書,感謝出版社、讀者之外,其實這本書融合所有同學的辛苦,因為他們給師傅團隊的協助與幫忙,雖然這是一本專業的書籍,在各位看完之後有更多的知識可以運用,臺灣的烘焙產業要靠大家的努力跟幫忙,感謝各位今天蒞臨誠品。
彭浩老師:
首先非常感謝各位讀者的到來,欣賞我們的新書發表會;感謝絲絲,每一次主持都讓我們很開心;感謝台灣廣廈出版、最後感謝辛苦的團隊,期待下一次的見面,謝謝大家。
絲絲:
今天非常感謝大家參與開平餐飲學校撰寫的《金牌團隊不藏私的世界麵包全工法》新書唯一一場發表會,在這本書當中,不僅初學者能夠學得會,連專業的烘焙師傅看到這本書都非常的吃驚,覺得很不可思議,怎麼能夠把麵包的來龍去脈解釋的這麼清楚。
身為資深賣書人,覺得台灣廣廈出版真的是佛心來著,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心裡猜想著定價是多少錢,因為沒有800~900元是不賺錢的,結果一翻開寫定價599元,打79折473元,這真是我看過定價最便宜的一本專業麵包書了。
做麵包的成就感就是來自於打開烤箱後的香味,希望大家都能珍惜這本書,也繼續鼓勵未來的臺灣之光-開平餐飲學校的同學們,加油喔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【食譜】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01◎義大利巧巴達
◆材料(份量8個,一條170g)
麵團 重量(g)
T55法國麵粉 800
鹽 17
低糖酵母 7
水 508
橄欖油 53
綠橄欖 160
◆工法步驟 Directions:
I麵團攪拌:
1 水與橄欖油倒入攪拌盆中混合均勻,倒入T55法國麵粉、鹽、酵母。攪拌器裝入勾型攪拌棒,先以低速攪拌約3分鐘。
2 攪拌到粉狀感消失、麵團成團,改成中速攪拌。在這個過程中,可以觀察麵團成團的情況,表面從粗糙到逐漸變得光滑柔軟,原本沾黏的攪拌盆周圍也變得乾淨光亮。
3 取一小塊麵團出來,如果可以延展出透光的薄膜,且洞口平滑、幾乎沒有鋸齒狀,就表示麵團已經打到完成階段。
4 在完成的麵團中加入綠橄欖,用低速略微攪拌一下即可,避免綠橄欖支離破碎。
II基本發酵:
1將攪拌好的麵團從鋼盆中取出,撒上手粉,從兩側向上抓起後往前折、收入底部。接著再從上下抓起麵團,90度轉向後,翻面往前折、收入底部。重複相同動作至麵團收圓、表面光滑。
2放入已經撒上手粉的烤盤上,放置在溫度30℃、濕度70%的環境下45-50分鐘,做基本發酵。
III 翻面、發酵:
1準備第一次翻面。將基本發酵完成的麵團取出,表面撒上一些手粉,倒扣到工作檯上,四邊整型成長方形,並用十隻手指由上往下按壓,將空氣排出。
2將靠近身體的麵團往上折1/3,再將上方麵團往下折1/3後壓實。
3將左邊麵團往右折1/3處,再將右邊麵團往左折1/3後壓實。
4將麵團從前方往後翻折,收到麵團度部。重複相同動作,將麵團收圓、表面光滑即可。
5將翻面完成的麵團放到烤盤上,放置在溫度30℃、濕度70%的環境下45-50分鐘,做第二次發酵。
IV 第二次翻面、發酵:
1 準備第二次翻面。將第二次發酵完成的麵團取出,表面撒上一些手粉,倒扣到工作檯上,四邊整型成長方形,並用十隻手指由上往下按壓,將空氣排出。
2 將靠近身體的麵團往上折1/3,再將上方麵團往下折1/3後,以拍打方式壓實。
3 將左邊麵團往右折1/3,再將右邊麵團往左折1/3後壓實。
4 將麵團從前方往後翻折,收到麵團底部。將麵團收圓、表面光滑即可。
5 將翻面完成的麵團放到烤盤上,放置在溫度30℃、濕度70%的環境下45-50分鐘,做第三次發酵。
V 整型、最後發酵:
1 準備發酵用帆布,鋪在烤盤上,並均勻撒上手粉。
2 將發酵完成的麵團表面撒上一些手粉,倒扣到帆布上。
3 用十隻手指由上往下按壓,壓出不規則的面,並抓捏四角整型成厚度約2公分的長方形。蓋上帆布後,放置在溫度30℃、濕度70% 的環境下45-50分鐘,做最後發酵。
VI 分割、烘烤出爐:
1 取出最後發酵完成的麵團,可先將不平整的邊邊去除。
2 麵團上均勻撒上高粉後,先對切一半,每一半均切成4等分,最後可以切出8塊。
3 放入已經預熱至上火240℃/下火210℃的烤箱中,噴蒸氣4秒,烘烤8分鐘,再把烤盤前後對調,續烤約6分鐘至表面呈現金黃色即可取出放涼。
02◎奧地利克蘭茲麵包
◆材料(份量12個,一個100g)使用模具(U型模˙長20cm✕寬5.5cm✕高4cm)
麵團 重量(g) 內餡與裝飾 重量(g)
高筋麵粉 500 榛果餡 600
老麵種 75 杏桃果膠 適量
細砂糖 130 全蛋液 適量
鹽 6
高糖酵母 5
牛奶 150
雞蛋 180
檸檬膏 15
香草醬 3
無鹽奶油 150
◆工法步驟 Directions:
I 麵團攪拌:
1攪拌盆中先放入高筋麵粉、細砂糖、鹽以及老麵種,將酵母、牛奶、雞蛋、檸檬膏、香草醬混合均勻後倒入攪拌盆中。
2 勾型攪拌棒裝入攪拌器中,開始以低速攪拌約2分鐘,攪拌到粉狀感消失,改成中速攪拌約9分鐘。等麵團表面從粗糙逐漸變光滑柔軟,原本沾黏的攪拌盆周圍也變得乾淨光亮,取一小塊麵團出來,如果已經具有延展性,能拉出幾乎沒有鋸齒狀的薄膜,即可加入室溫回軟的奶油。
3 以低速攪拌2 分鐘,讓麵團吃油,再改中速攪拌約2分鐘,讓油脂完全融合,即可取一小塊麵團出來拉薄膜,如果薄膜變得更透光、洞口平滑無鋸齒狀,就表示已經達到完成階段。
II 基本發酵:
1 將攪拌好的麵團放到工作檯上,略微整型,從兩側向上抓取後往前折、收入底部,再從上下兩側抓起,90度轉向並翻面後往前折,順勢收入底部並滾圓,直到表面光滑,即可移入烤盤,放置在溫度30℃、濕度75% 的環境下,做基本發酵60分鐘。
III 分割、中間發酵:
1 取出基本發酵完的麵團,倒扣到工作檯上,切割成每個重100公克的小麵團。
2 手以同方向畫圓的方式將麵團滾圓後,移入烤盤。放置在溫度30℃、濕度75% 的環境下,做中間發酵30分鐘。
IV 整型填餡、最後發酵:
1 將做完中間發酵的麵團取出,撒上手粉後稍微壓扁。
2 用擀麵棍從中間往上下擀開,擀成扁平的橢圓型後,翻面。將上方和下方的麵團往兩側延展成一個長方形後,黏在工作檯上固定。
3 接著塗抹榛果餡。將麵團大約分成3等分,從上方往下1公分的地方開始,均勻塗抹到2/3的位置。
4 將麵團下方沒有抹餡的1/3往上折,再將上方的1/3往下折,覆蓋上去。
5 將麵團旋轉90 度,以擀麵棍從中間往上下平均擀壓一次後,利用切麵刀從中間對半縱切開,但頂端不切斷。
6 將切開後的兩條麵團互相交叉翻捲,交疊的過程中,讓內餡那面保持朝上。捲完後將尾端略壓固定。
7 將整型好的麵團放入U型模內。放置在溫度30℃、濕度75%的環境下,做最後發酵60 分鐘。
V 裝飾、烘烤出爐:
1 取出完成最後發酵的麵團,在上面均勻塗抹全蛋液。
2 放入已經預熱至上火190℃/下火210℃的烤箱中烘烤8分鐘,改上火170℃/下火190℃繼續烘烤12 分鐘即可取出。
3 取出後脫模,在表面均勻塗抹糖水即完成。
03◎日本湯種吐司
◆材料(份量2條,一條540g/使用12兩烤模)
重量(g)
中種麵團
高筋麵粉 560
高糖酵母 9
牛奶 356
湯種麵團
高筋麵粉 160
細砂糖 18
鹽 18
熱水(100 度) 195
糯米粉 5
本種麵團
高筋麵粉 187
高糖酵母 9
麥芽精 2
細砂糖 55
鹽 4
水 84
無鹽奶油 46
◆工法步驟 Directions:
I 麵團攪拌:
1 製作中種麵團:攪拌盆中放入中種麵團的高筋麵粉、高糖酵母,再倒入加熱至常溫的牛奶,將勾型攪拌棒裝入攪拌器中,開始以低速攪拌約3分鐘。攪拌到粉狀感消失、成團,可以略微拉開的程度,即可取出放入鋼盆中。
2 放入鋼盆中, 以常溫發酵1小時,發酵至麵團拉開後可以看見內部組織的程度,即完成中種麵團的製作。
3 製作湯種麵團:攪拌盆中放入湯種麵團的高筋麵粉、細砂糖、鹽、糯米粉,將沸騰的熱水一次加入,以中速攪拌均勻即可取出,冷卻後放入塑膠袋中備用。
4 準備好中種麵團與湯種麵團。先在攪拌盆中放入本種麵團的高筋麵粉、高糖酵母、細砂糖、鹽,再放入切割成小塊的中種麵團,接著放入湯種麵團,再倒入混合均勻的麥芽精與水。
5 攪拌器裝入勾型攪拌棒,開始以低速攪拌。攪拌到麵團成團後,改中速繼續攪拌。等麵團表面從粗糙逐漸變光滑柔軟,原本四周沾黏麵糊的攪拌盆也變得乾淨光亮後,即表示到達擴展階段,可加入放置在室溫下回軟的奶油,繼續攪拌。
6取一小塊麵團出來拉出薄膜,若洞口平滑、幾乎沒有鋸齒狀,就表示麵團已經打到完成階段。
II 基本發酵:
1 將攪拌完成的麵團取出後放入烤盤中,放置在溫度32℃、濕度70%的環境下,做基本發酵60分鐘。
III 分割、中間發酵:
1 將發酵好的麵團倒扣到工作檯上,撒上手粉,分割成一個重270 公克的小麵團後,滾圓放入烤盤中,放置在溫度32℃、濕度70% 的環境下,做中間發酵15 分鐘。
IV 整型、最後發酵:
1 取出中間發酵好的麵團。以切麵刀將麵團收成橢圓形後,取出放在工作檯上。先用手拍扁,再用擀麵棍往上下擀開,排出中間的空氣。
2 將擀平的麵皮翻面,先將左側麵團往右折1/3,再將右方麵團往左折1/3,壓實後略微拍打。
3 將麵團底部往下拉成兩個角,黏在工作檯上固定。
4 將麵團由上往下捲收,一邊捲一邊壓實,直到最後收口。其他麵團也依序完成。
5 將2個捲好的麵團放入吐司模中,放入之後,從上方以拳頭略微將麵團壓實,並且蓋上上蓋。放置在溫度32℃、濕度70%的環境下50分鐘,做最後發酵。
V 烘烤出爐:
1 最後發酵完成的麵團大約為9分滿, 放入已經預熱至上火200℃/下火210℃的烤箱中烘烤30分鐘後,關上下火,以餘溫繼續烘烤10分鐘即可取出放涼。
粉絲頁
開平青年發展基金會
台灣廣廈姊姊妹妹粉絲團
絲人空間
誠品書店
#金牌團隊不藏私的世界麵包全工法
#開平青年發展基金會
#台灣廣廈出版
#絲人空間
#COOKINGSTUDIO
#誠品台北信義店
資訊提供:李絲絲
攝影紀錄:閃亮亮
文字記錄:蔡依珊
★歡迎轉載,請註明出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