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年近六十學教學《四十四》平安夜

12 24, 2019

 

今天是平安夜,也是我邁入婚姻生活第35年的第一天。

 

一如往常,我總是早起。起床後先走到廚房按下一杯咖啡,立刻開始一天的作息。
今天我先到洗衣間放下一槽衣物,同時,爐台上已開火煮上早餐的味噌麥片粥。
粥滾起後上蓋燜粥時,我在起居室架起燙衣板。
把星期六、日課後已洗好的抹布都整燙起來,收到袋子,準備帶回工作室。

 

我很感謝婚後34年的日子,總是過著少女時期想過的生活:持家也工作;
不只持家,我也把兒童時期每一個小朋友都喜歡的家家酒本事,不斷地成熟化,
在近六十歲的此時,家家酒好玩的精神不變,但格局加大了。
每個星期,無論南北,也無論課堂上是成人還是孩子參與,
我都可以重溫自己生命走來的一路歡喜:勞動、美術、服務。

 

我喜歡每一個孩子都有操持家務的本事,更有服務家庭的精神;
我所致力的教學,正是為此而努力,別無它想。

 

結婚34年後的第一天,當我回想自己在忠誠路婆家當第一天的孫媳與兒婦時,
我只覺得很緊張,但一點都不害怕,因為,我知道我的家事做的很好。
雖然,那天有外婆和公公、婆婆和其他家人要吃由我來張羅服務的第一餐,
25歲的我,願意盡心盡力。

 

願盡心,只是意願,想盡力,就要儲備工作技術,
養成好的工作習慣和理解工作不斷反覆所需的耐心與耐力。

在星期六、日的課後親師會中,我很謝謝每一位家長的參與與理解,
我相信,我們一定已經攜手帶著孩子朝向一個更好的方向前進了!
孩子應該在所有課業上都用功,而身為大人的我們,要穩重、要和善;要嚴,不要兇!

 

小朋友做了許多可愛的小屋,在平安夜以愛斯基摩人的諺語祝福大家:

 

願你的屋中有光;心中有愛!

 

年近六十學教學《四十五》用功

1 7, 2020

 

當老師最快樂的時刻,莫過於親自證實孩子的學習有了成效;
即使進步的跨度極小,那還是能幫助我了解孩子的精神所住。

 

雖然每一個小朋友都各有天資,不過,以目前孩子們各項課業難度來説,
都還不涉及能力極限。只是有些孩子任性一些,在情緒上又格外受保護,
於是他們就不容易單純地朝著目標去,是謂分心。

 

學習是守成之後的再前進,把學習只當成一種經歷體驗看看的孩子,
浪費了自己與父母的大量資源而不自知,或不以為然,這是最可惜的事情;也是我最想改變的觀念。

 

現在,我們在台北課堂上的情況已經非常有紀律。
孩子們願意用功的心情顯現在行動中,有些孩子不只課堂認真學,
還知道學與習,並非總能同步完成,於是他們回家,
還會利用時間溫習我所教過的功課,存放在自己的智庫當中;
這些小朋友就越學越快、越做越好!

 

我最喜歡跟孩子們"説書",每次上課,除了做之外,
他們總要讀寫相關知識或背誦我為他們選的詩文。

 

講解時,我提出的文字代為轉達經驗的各種視角,希望孩子們越讀越深,
發揮自己的思考連結力;取證於生活,回證於行動

 

年近六十學教學《四十六》慷慨

1 10, 2020

 

我想人天生是夠慷慨也樂於互助的,但慢慢長大,多數人這樣的真性卻慢慢被磨滅;
改變的原因,也許是當事者錯解了經驗的意義,也或許是教導的不當所致〈包括過度與失引〉。

 

2020年開始的第一天,雖然才剛從高雄上完課回到台北,但我沒有休假,
和小小女孩開啟新年有趣與勤勞的一天,
真正是蘇軾詩裡的「勿嗟舊歲別,行與新歲辭。去去莫回顧,還君老與衰。」的體現。

 

說到孩子們的慷慨,那天在家中和她們彈球比賽的時候,我真感動。
孩子們發現我落後甚遠,不假商量就很有默契地說:
Bubu老師連一分都沒有得,我們算她兩分」,
然後很認真的在計分紙上寫下
2

 

吃完飯後,我們又去另一處掃除,沒想到,孩子們表現的慷慨不只送我分數,還立刻轉為體貼。
她們這裡那裡都擦過之後,又一商議,說:我們繞著
Bubu老師擦好了,
之後就像小青蛙那樣靈活地轉來轉去,看得我暈頭轉向又樂不可支。

 

孩子們敬我〈想必也有些畏我〉、愛我,我很感動,
更希望的是,
每個孩子都能把自己最深的情感與最有幫助的行動帶回家中,
日日實踐,減輕父母的煩憂。

 

這些年,我很榮幸能有機會得到家長們的信任,
擔任不同年齡學生的生活導師與知識教育者,
「教學相長」對我來說,不是成語,是目標。

 

年近六十學教學《四十七》用功代表負責

1 15, 2020

 

我並不覺得高中以下的孩子學習普通程度的知識有多辛苦。
但在歡樂學習的暗示之下,孩子對於本來並不覺得的苦的事也不喜歡做了。
再加上他們懂得,或更有機會以「沒有興趣」或「我知道我不行」的心理作用來逃避該學的事,
以致把大量的時間都用來情緒的糾纏,而不是別無他想,
迎向自己的功課〈也就眼前的責任〉;
於是,孩子無知的賴皮與父母的憂心,更使得學習的花樣變新,相對更減少學習的踏實與自然。

 

這些年我帶過不少孩子,
也看著越來越多小朋友因為學習理論的張揚而減退自己的能力,
心裡是很難受的。我但願,眼前的孩子,像我或我的孩子小時候那樣,
很自然地努力過幾年,具備一個社會人所必須的普通常識與能力。

 

記得有一次在課堂上,一個喜歡廚藝、手作,卻從來不肯用心於文字知識功課的孩子走來,
跟我說:「
Bubu老師,那首詩我記不起來。我記憶力不好,我媽媽也這樣說我的。」
當時,大家正分組忙著,有的做菜,有的讀書。

 

我在講過書後,正探看各組進度。聽完孩子這段話,我覺得好笑,
想都不想〈不想是因為看多了〉就回答她說:
「不!你記憶力一定很好,因為,你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『記憶力不好』這件事。」
她愣了一下,一時無話可說,只好乖乖回去讀自己該讀的內容,
不再想辦法找藉口來看其他組同學在做什麼事。
那一天,她頭一次把該在課堂上記好的功課完成了,因為她沒有分心。

 

我越來越覺得,太早就以安慰或鼓勵為精神糧食、
或總能因任性而擁有選擇或決定權的孩子,未必特別幸福;
因為,他們身邊的成人,不一定有能力擔保他一生的幸福與順遂。

 

所以,我一定要更努力,讓孩子在真正的生活環境中,忘我的、自然的面對自己該面對的學習課題。

 

年近六十學教學《四十八》三公之職

2 12, 2020

 

寒假兩個梯次的小住校在二月八號順利結束了。
孩子們離開前,很乖的把內務都做了基本的清理,我又停留一天整理細節,才回家。
北返的路上與夜裡睡去的夢中,孩子們的身影還盤踞著我大部份的心思空間,
想著他們因為武漢肺炎而延遲開學,那多出來的兩週,是否懂得好好利用?真掛心。

 

近六十歲的人要整天跟孩子在一起,必須倚靠對責任感完全正面的詮釋,
再加上對教育美好意義的發掘,才能不覺得辛苦,不斷邁步。
雖然寸步不能離開,日夜都不屬於自己,但這十天中,我一點都不覺得辛苦,
只覺得孩子玩鬧的厲害時,心中掛慮得深。

 

有一天,我跟Eric說:「家長把孩子交給我們,如此信任地讓他們跟我們像一家人一樣,
同住在一個家中,朝夕相處。我們的工作等於是集周朝三公之職於一身。
我不時想到太保、太傅、太師的工作內容,一樣都不可缺。」
他問我,三公的分工是什麼,我跟他解釋說:
保,保其身體;傅,傅其德義;師,導之教訓。
更具體的說,
要教孩子的成人,自己要惠〈有內涵〉;
要導正孩子的人,自己要敏;
要勸誡孩子的人,自己要果敢;
要修正孩子的人,自己要夠謹慎正直。

 

說到頭來,跟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,
讓我更加體會教育是德行的自我要求與六藝的不斷進修;
從我身上做起,並期待在孩子身上有一些影響與收穫。

 

年近六十學教學《四十九》循環

2 26, 2020

 

元宵節的黃昏六點,孩子們就要各自回家了。分別前那幾個小時,
有些孩子上頂樓去收衣物,有幾個跟我在廚房裡滾煮甜水、搓湯圓;
那一幕的景象與情意,是我印象與理解中的家家戶戶;既有童時的記憶,
也是自己當了媽媽的三十三年中,每次跟孩子們在一起的感受。

 

我不知道自己的身教夠不夠好到在教他人的孩子時能「不肅而成」,
也不知道孩子在我身邊時所學會的事,算不算「不勞而能」。
但一次一次帶著他們,踏出生活步伐中,我看到照顧與被照顧是愛的一體兩面,
也是每一個人都同時需要的情感循環。

 

孩子們得在被照顧的細節中,體會自己的重要;
而後在重新實踐同樣的細節時,證實自己的愛對他人、對環境是有影響力的;
於是情感慢慢地從吸收蘊釀為感知,從感知轉化為實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urpleli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